近日,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榜首,成为现象级作品,再次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结合的巨大潜力,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我们要以此为起点,持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创新呈现,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闪耀时代新辉。
以故事为“依托”,在“固本溯源、历久弥新”中让传统文化“出彩”。生动的故事总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哪吒闹海”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传统神话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保留原有故事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探索,并积极融入太极、五行等传统文化元素,赋予了传统故事新的生命力。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挖深、挖好,打造更多像“哪吒”“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文化IP,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如汩汩泉水,滋润人们的心田。
以科技为“翅膀”,在“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中让传统文化“出新”。《哪吒之魔童闹海》用科技为传统文化插上了翅膀,以科技手段、技术创新极大提升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制作质量,138家中国制作团队携手制作完成了1900多个特效镜头和1万多个特效元素,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新高度。电影中“虚空裂口”之下两军对峙的场景,单个画面角色数量甚至达到2亿个,看似不可能场景的实现,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算法,极大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真实感。要持续以技术赋能文化,将家国情怀、传统神话等文化基因转化为数字时代的共通语言,用最新技术“点亮”更多中国故事。
以精神为“内核”,在“不屈不挠、挑战自我”中让传统文化“出圈”。《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共鸣,不仅在于故事的诠释、技术的加持,更在于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以一颗“魔丸”的身份诞生,以拯救百姓为己任,哪吒的故事,生动诠释了青年人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直面困难的责任担当以及不断成长的自我觉醒。我们要学习哪吒的抗争精神,勇于抗争、自强不息,立足于中华民族广阔的精神富矿,挖掘创作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持续激发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