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挺膺“三姿”夯实“三农”强地基
时间 :   2025-03-30 15: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朱浩然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重任在肩,要勇担当善作为,在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上展现新作为,为绘制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贡献力量。


以“粮食专家”之姿,夯实稳产丰产“强地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纵观这13个中央一号文件,粮食始终是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如何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广大党员干部要勇当“攻坚先锋”,紧盯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在“数量”上做文章,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单产上,通过稳面积、增单产,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真正落到田间地块;另一方面,在“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让科技成为粮食生产的“加速器”。同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以“助农能手”之姿,下好兴农富农“关键棋”,让农民增收致富可感可及。“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去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分别快2.0个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民持续增收仍然面临压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精准领题”更要“深入破题”,一方面,要兜住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监测,并通过提供就业平台、专项帮扶资金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致富的源头之水“活”起来。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数字经济,让闲置的房屋“焕然一新”、让返乡创业人员“大展身手”,让助农直播间“订单不断”,让“乡游”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同时,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优势,办好“新农民培训班”,讲好“助农大课堂”,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以“自身硬”保障“增收稳”。


以“治理能人”之姿,紧握宜居宜业“点睛笔”,让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向前。一号文件对“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进行重点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多措并举下好“三步棋”,一方面下好“生态”先手棋,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向“美”向“好”的蝶变。另一方面下好“治理”关键棋,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把“治理网”织的更大更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乡风”“民风”更加淳朴。最后下好“保障机制”致胜棋,通过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处理好土地承包的各类矛盾纠纷,规范经营权有序流转;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在保障专项资金的同时,让多元化涉农资金“流进来”;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进一步破解“人、地、钱、技”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朱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