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下,青年人才展现出蓬勃朝气与无限潜力,理应获得更多机会,在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营造宽松环境,赋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良好的环境是青年人才成长的沃土。要给予青年人才充分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束缚和干预。以往,一些科研项目和工作任务,因过度担忧青年经验不足,层层把关、过度指导,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应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比如,深圳湾实验室赋予青年科研人才充分的自主权,他们能自主招聘团队成员、选择和调整科研任务技术路线、自由支配科研经费等,这让青年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释放创新潜能,在宽松环境中快速成长,挑起发展的“大梁”。
优化评价体系,为青年人才开辟成长通道。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青年人才成长的“指挥棒”。长期以来,人才评价中存在的“四唯”现象、“帽子”满天飞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青年人才的发展。青年人才因职称低、资历浅,即便有创新成果和突出能力,也可能在传统评价体系下难以崭露头角。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开展唯人才“帽子”专项治理,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配置科研资源。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青年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等评价维度。像山东大学全面推广代表性成果评价,更加关注创新质量、社会贡献和国际国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区域战略作出特殊贡献的青年学者予以重点支持,为青年人才开辟了一条公平公正的成长通道,让他们有机会凭借真才实学在各自领域 “挑大梁”。
搭建广阔平台,助力青年人才施展才华。广阔的平台是青年人才发挥作用的关键。为青年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参与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例如,在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中,积极吸纳青年人才加入核心团队,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施各类人才项目,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参与战略前沿领域研究,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时,统筹推进各领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关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青年人才成长。通过搭建多元平台,让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挑起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梁”。(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赵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