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AI时代,干部要培养“导演思维”
时间 :   2025-03-31 17: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宁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近期,Deepseek、豆包、Manus等国产AI助手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方都在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积极将AI应用到具体写作场景中。但实践发现,部分干部对于AI助手的认知出现偏差,行文动笔必先“AI一下”,甚至不假思索“拿来就用”,写出的文章虽辞藻华丽,但思想空洞、言之无物。长此以往,不但损害干部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将公文写作演变为 “AI对话技巧”的比拼,助长新的“形式主义”产生。


实际上,目前AI助手在公文写作中并不好用。尽管通过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AI助手就能快速生成一篇看起来“有模有样”的文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部“没思路”“难下笔”的问题。但AI同时也存在“硬伤”,比如语言前后矛盾、提供关联度不高的内容或者过时内容、给出误导性建议等。然而,这不能全部怪罪于AI头上,从技术原理看,受密级的制约,现阶段网络公开的政府公文数量不多,“喂不够”AI所需要的训练量,而从网络上搜集的信息质量又参差不齐,答案来源东拼西凑,所以AI 看似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倒也不足为怪了。


但AI助手“不好用”并不是“不能用”,关键在于如何让AI为材料撰写高效服务。一方面要“岗前培训”,使用本系统内的优秀公文材料,有针对性的“电子喂养”,建立专属语料库,使AI熟悉机关工作语言和规范;另一方面要“人机协同”,面对AI给出的答案,利用人工优势,即干部的系统性思想、对政策的敏锐度、领导意图把握,不断进行调整、修正做到“去粗取精”。


而要想用好AI助手,根本在于培养干部的“导演思维”——指挥“AI剧组”完成创作,而不是依赖AI 助手替代写作。如何培养“导演思维”?需要这位“干部导演”提高三种能力:一要提高信息鉴别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明辨真伪,取其精要,做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二要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高度重视保密安全,慎用AI联网功能,提防“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三要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AI依赖,积极提升视野的广度、认知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练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真功夫。


就《哪吒2》的爆火来看,中国电影市场缺的不是演员、剧组和制作技术,而是真正能拍出好作品的好导演。如果有一天,某地出现“AI公文写作”职位,甚至“AI办事员”“AI公务员”等数智员工,那时,什么才是机关干部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或许是:用“人的智慧”驾驭“AI的效率”,在海量计算与数据交互中,始终坚守机关工作“政治站位的高度、业务融合的深度、服务民生的温度”。(山东烟台栖霞市委组织部: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