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办好群众的心头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创新要以满足民众需求为根本。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先手棋,回应民众需求是其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的需求多样且具体,小到日常的衣食住行,大到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只有精准对接,改革创新才有实际意义。反之,如果改革创新脱离民众需求这个根本,对于掌握民众所需、解决民众之忧、破解民众之难,根本无所助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做好日常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回应好民众的诉求、办好群众的“小事”和“心头事”。
改革创新要以促进减负增效为标准。改革创新的要务是服务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一线问题的解决。当前,基层面临“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的压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深化基层减负工作”是摆在改革创新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办“一窗通办”等等,这些以减负增效为导向的改革创新措施,让基层切实提高了效率,群众感受到了便利,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深入推动改革创新,要号准基层脉搏,立足实际条件、推陈出新,切实在降低基层负担、提升治理效能方面做文章,聚焦主业、担当作为,提升工作活力。
改革创新要以触及深层关系为依托。改革创新并非易事。基层面临很多问题,往往无法依靠自身解决。在改革创新方面,不但强调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还强调“规范权责事项”“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事实上,离开深层的权责关系调整,改革创新只会徒有形式。改革创新要有大基层理念,从深层次重视权责关系、政社关系、政民关系的调整,避免“一切问题都向下压”“一切事务都自己扛”,真正地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理顺权责关系、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凝聚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