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领悟“稳”字内涵 勇担时代使命
时间 :   2025-03-13 16: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魏丹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春潮澎湃,万象焕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为国家发展锚定方向。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稳”字开篇,意义深远。这一“稳”字,贯穿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时代发展进程,是过去成绩的凝练,更是未来前行的指引。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入领悟“稳”字内涵,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风采。


“稳”经济,把牢发展“航向标”。“发展才是硬道理”,稳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斐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科技创新领域,“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这些成就彰显出我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也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稳经济并非易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党员干部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需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立足本职岗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政策精准落地,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关键环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中,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发展难题,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解决技术瓶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以点带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经济巨轮在复杂的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


“稳”民生,绘就幸福“新画卷”。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到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从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到基本教育、养老、医疗等保障力度加大,桩桩件件都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是民生温度的直观体现。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二字重千钧,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用真心倾听群众呼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引进适合本地的产业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城市社区工作中,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提升等问题,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面对群众的困难诉求,不推诿、不敷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期盼转化为工作动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稳”担当,奏响奋进“最强音”。“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多重压力,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靠的是全国上下齐心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仍会接踵而至。党员干部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砥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信心与决心。在科技创新领域,勇当“破风手”,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敢啃“硬骨头”,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在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笃行不怠的干劲、只争朝夕的拼劲、抓铁有痕的韧劲,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魏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