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组织系统而言,有效开展干部调研对用好、用对干部,增强、鼓舞干部队伍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树立鲜明干事创业导向,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和各项问题顺利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部调研实践中,难免遇到散光失焦、功效打折的难题。有些被谈话人习惯于当好好先生,评价自己和别人总是把功绩夸大,对过失避而不谈,一问全是“都挺好”。如何破解亲亲相隐的“人之常情”,确保真调研到东西、调研到真东西,真正为调研对象“画准像”,对组工干部的调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切中要害主动问。善问“理论政策”。个别谈话时可结合调研对象的分管工作、过往经历,询问其对中央、省市区委部署精神的理解,注重听其理论与具体工作结合的经验、计划与想法,判断其政治站位与领悟力。善问“履职实践”。注重听取单位主要领导对干部落实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的表现,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和大局意识。向干部身边同事、工作交集较多的同事,甚至其他单位与其有直接工作交集的同事有针对性地了解其个性特点和团结协作、工作落实情况,相互印证谈话人与调研对象本人表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考察分析干部素质,切实找到、找准干部亮点和亮点干部。
二要对标实绩用心评。善于抓重点,把干部在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一线重大表现和完成日常中心工作情况记入成绩账,作为分析研判干部的重要依据,树正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要注重平时,结合日常工作量、个人分工工作的口碑和排名等,全面细致做好分析研判。要注重分析,对调研对象工作中的过失不足要如实记录,详细分析其性格与能力特点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没有做过的哪方面工作可以给予锻炼学习的机会。
三要内外发力综合辨。向外,要通过综合运用干部谈话测评、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等结果,从不同维度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干部识别出来。并把甘于平庸、不愿出彩,甘当中等生的干部识别出来,把整天无所事事,长期不在岗或出工不出力,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型干部识别出来。向内,对于组工干部自身,要勤于学习,不能满足于学习自身工作一域,而要不断提高站位,通盘了解全区各领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提高对全区各项重点工作的理解,多到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在面对谈话人员时做到不当外行,不被忽悠,持续提高“画准像”的能力。(济南市历城区委组织部:高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