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领导班子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能否真正识别、客观用好干部,对于事业成败至关重要。干部考察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工作中,要坚持“三个聚焦”,提高干部考察“含真量”,最大视角了解干部、掌握干部,为选用干部提供科学参考。
聚焦“谁来谈”,坚持“面上覆盖、点上发力”,精准选好“谈话人”,全面掌握“真情况”。选谁来谈,是影响谈话质量的关键因素。工作中,组工干部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谈话人不知道谈什么、如何谈,直接影响谈话效果。究其原因,有的确实因为接触少甚至不接触,所以不了解、没话说;工作中,还有的虽然了解,但出于“小团体”私心不想说。要坚持“重数量更重质量”原则,不搞“大呼隆”“一刀切”,针对被考察干部的具体岗位,重点选择“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的”等群体,尤其是日常打交道多、接触深的干部、群众,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干部作风、履职等情况。要把握分寸火候,对于不太了解的,可以少说或者不说;对于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严肃告知纪律规矩,让其以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谈深谈透谈完整。
聚焦“怎样谈”,坚持“春风化雨、循循善诱”,优化提升“沟通术”,真正听懂“真心话”。谈话中,有的干部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再加上平时参与谈话少,对考察程序不清楚,不知说什么,或是说不准;还有的明明掌握情况,真想反映问题,但又怕泄密遭报复;有的思想消极,认为说了也没用,反正也不影响提拔。对此,组工干部要事先讲清谈话范围,告知谈话人从哪些方面说,让其清楚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要注重氛围营造,可以从谈话人熟悉的事情、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消除紧张感、距离感。要打破固定提纲,根据谈话人的不同性格、语言风格,多采用启发式谈话方式,让其在习惯的节奏中畅所欲言。要强化过程引导,让谈话人多举具体事例,考察组适时提炼概括,并征求谈话人意见,看是否符合本意,最大限度保持原汁原味。
聚焦“如何用”,坚持“洞察秋毫、较真碰硬”,善于捕捉“弦外音”,深入挖掘“真问题”。工作中,有的干部存在“酸葡萄”心理,看到身边的人有机会心存嫉妒,说话含沙射影、酸味十足,甚至故意夸大事实、造谣传谣,给相关干部带来不良影响。对于那些“表面无意见、实则有意见”的谈话人,要善于捕捉“话外音”“言外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引导说出真心话。对于挖掘出来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严格保密,坚持“一案双查”,掌握被考察人、谈话人个人情况,了解有无矛盾冲突,有个初步的主观判断。对查实没问题的,要及时澄清正名,还被考察干部清白,不给诬告陷害一丝空间;确定有问题的,要果断查处,坚决拿下,并通过适当方式回复谈话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考察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严肃性。(山东省莱州市委组织部:贾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