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群众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想要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勤学习多看、勤思考多想、勤交流多问”这“三勤三多”,无疑是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的关键法宝。
勤学习多看,夯实服务群众的知识根基。群众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民生百态,从政策法规的解读落实,到家长里短的矛盾化解,无一不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各类惠民政策,无论是医保、社保政策的更新变动,还是住房、就业帮扶政策的细则条款,都要烂熟于心,才能在群众咨询时给出准确清晰的解答。同时,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群众心理,把握群众诉求。多看则体现在对群众生活实际的观察,走进村、社区,观察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不便。比如,观察到老旧住房老年人上下楼梯不便,就能为后续推动适老化改造提供现实依据。通过不断学习与观察,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才能为服务群众提供有力支撑。
勤思考多想,优化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面对群众各式各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套用现成模式,而要深入思考问题背后的根源与本质,思考如何将抽象的政策转化为群众易懂的语言,让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例如在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时,不只是宣读条文,而是思考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案例,让群众切实理解农村合作医疗对保障自身生活水平的积极影响,多想如何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
勤交流多问,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交流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工作人员要主动与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村、社区活动、上门走访时,与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对村庄建设的看法、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多问则是要虚心向群众请教,因为群众往往最了解实际情况,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对于改进服务工作至关重要,询问群众对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可能会收获开展特色民俗活动的灵感;询问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期望,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通过频繁的交流与询问,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尊重与关怀,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与服务中来。
在服务群众的征程中,“三勤三多”是我们的有力武器。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都应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学习进步、思考创新、交流沟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贴心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共同绘就和谐美好的社会画卷。(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人民政府: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