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的时代征程中,我们要以“三心”汇聚强大力量,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
产业发展“用心”,筑牢乡村振兴“根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产业繁荣,乡村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农民才能增收致富。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用心探索,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无论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还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都需要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乡村产业真正强起来。同时,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人才培育“精心”,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撑。我们要精心培育人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要积极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挥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资源优势,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上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的美丽不仅在于繁荣的经济,更在于优美的生态。我们要上心生态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对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让乡村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以“三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久仰镇人民政府:邓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