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
时间 :   2025-04-23 19: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勇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贵州在发展的征程中,政治生态和干事氛围关乎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党风政风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一些歪风邪气在个别地方和领域有所抬头。比如,有的地方在项目推进中,出现形式主义的“虚假忙碌”,只注重表面的台账资料,而忽视实际工作成效;有的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敷衍了事;还有的在招商引资中,搞“政绩工程”,不考虑实际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歪风邪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阻碍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贵州正处于加速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责任重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要高度警惕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杜绝因发展任务重就放松纪律要求的错误想法。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抵御歪风邪气的“免疫力”。积极参加党性锻炼,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从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歪风邪气面前立场坚定。时常反思自省,对照贵州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对照先进模范的事迹,反思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查找思想上的隐患,及时修正错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养成严于律己的行动自觉。好作风是干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贵州的党员干部要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严以律己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准则。摒弃陈旧的观念和不良习惯,特别是在与群众打交道、推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坚决杜绝特权思想,以平等、谦逊的态度服务群众,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推动工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头雁效应”,在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带头真抓实干,为广大干部树立榜样,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强化正确的权力观,贵州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在这些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使权力真正服务于贵州的发展大局。同时,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和行为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监督改进工作,防范歪风邪气滋生。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清正廉洁是贵州党员干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底气所在。在贵州大发展的浪潮中,各种利益诱惑增多,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坚持从小事小节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细节,不忽视任何可能导致腐败的风险点。比如,在基层工作中,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要严格把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占公家一分一毫。重视家风建设,贵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家风是抵御歪风邪气的重要防线。党员干部要教育引导家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谋取私利。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广阔的精神滋养空间。干部要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远离低级趣味,净化社交圈,以良好的生活作风保障工作作风。


彻底清除歪风邪气,需要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打好这场持久战。在学习教育方面,要结合贵州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交流研讨等形式,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人心,让党纪法规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在监督管理上,要充分发挥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在问题查改环节,要针对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作风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在开门监督方面,要充分调动贵州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反映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构建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