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里,作为粮食生产的“前沿阵地”,乡镇应坚守“粮”心,以实际行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让粮食安全的底色愈发鲜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责任迫在眉睫。有些群众受利益驱使,违规买卖耕地建房、挖塘养鱼,种植果树等非法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积极宣传耕地保护政策,走村入户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村广播、宣传栏、院坝协商会议等多种形式,让“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利用无人机+公益岗+驻村干部巡逻,建立起严密的监管网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制止并依法处理。
提升种粮技能是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积极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常见的病虫防治、科学施肥、优良品种选择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以前有些农户因不懂病虫害防治,导致粮食减产。通过乡镇组织的农技培训,学会了提前预防和科学治理的方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此外,还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帮助农户申请农机补贴,引进先进的“铁牛”耕种设备,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让粮食生产搭上科技的快车。
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秋天收购时,严格把关收购的企业和个体户,要求按质论价、确保不压价坑农,让群众的辛勤劳作得到应有的回报,提高群众收入。同时,特别关注小卖部、超市等代销点的粮食仓储条件,督促做好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质期过的粮食禁止销售,保证粮食安全。
守护“粮”心,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担当。应以点滴行动汇聚成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大力量,在乡村这片土地上,撰写着粮食安全的新篇章,让粮食安全的底色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人民政府:张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