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100万名农村创业带头人。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把握人才振兴关键变量,以“乡情纽带”引才、“成长阶梯”育才、“生态雨林”留才,构建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新格局。
以政策引才拨动"乡情弦",让回归故里的"召唤音"奏响人才集聚"同心曲"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人的振兴。始终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原则,健全完善乡村人才振兴相关配套政策,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人才强农提供制度保障。深入乡村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当前乡村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素质人才,施行《乡村振兴带头人激励支持实施办法》,鼓励、支持、引导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激发人才的乡土情怀,让游子看得见山乡蝶变、听得见故土召唤。
以校地融合拨动“成长弦”,让扎根沃土的“拔节音”奏响人才培育“奋进曲”
为破解人才在乡村“水土不服”的难题,让人才真正扎根乡村、服务乡村,需要强化校地合作,打造“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联融合发展机制,实施“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立体培育体系。推动涉农高校院校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开设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前沿课程,实现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与高校、院所、企业联合建设涉农实践基地,通过构建“田间课堂”“导师帮带”等模式,进一步提高返乡人才的技能素养,针对农业经理人、乡村工匠等新兴职业,开发精细化培训课程,开展常态化技能竞赛,让人才在“链”上成长,真正让人才与乡村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以生态营造拨动“发展弦”,让活力迸发的“交响音”奏响人才扎根“振兴曲”
留住人才的核心,在于构建“有保障、有舞台、有尊严”的发展生态。强化服务支撑,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特别是在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乡村人才评价体系,将农产品电商、生态治理等新业态纳入职称评定体系,让“田秀才”“土专家”获得社会认可。优化创业环境,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项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转化等配套服务,搭建“初创孵化—成长扶持—成熟护航”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当人才在乡村既能触摸梦想,又能收获尊严,广袤田野自然成为成就价值的“梦工厂”。(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