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和格局境界。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践行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三问,争当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以民意为中心,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晴雨表”。政绩为谁而树,是正确政绩观的首要问题。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践行党的宗旨、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群众身边的具体事。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注重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真心实意倾听诉求、解决问题,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工作的“风向标”。
以成效为靶心,把既做显功又做潜功作为评价政绩的“风向标”。政绩分显功和潜功,显功是“台上唱戏赢得满堂彩”,潜功是“台下备戏磨练硬功夫”。既要做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系统思维,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警惕重显功轻潜功现象,克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态,才能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以实干为核心,把抓工作落实作为践行政绩观的“真功夫”。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践行正确政绩观,需要通过实干去实现,也必须通过实干来检验。要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坚持科学决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做出实效。要坚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面对矛盾问题或急难险重任务,不推脱不逃避,敢于当“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的山芋”,切实提升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本领。要坚持“看准了就抓紧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石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