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秀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为青年志愿者指明奋斗方向。从肇兴侗寨的飞檐翘角到贵阳大数据中心的数字蓝海,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既勾勒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蓝图,也为新时代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标注了行动坐标。
一是守护文化根脉,让传统焕发青春光彩。在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聆听侗族大歌,点赞蜡染工艺"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示,而是需要青年用创新赋予其生命力。就像"90后"非遗传承人陆艳玉组建的布谷催春侗歌队,白天务农、夜晚传歌,让侗族大歌通过短视频火遍全网;返乡大学生将传统蜡染与时尚设计结合,让靛蓝纹样登上国际时装周。青年志愿者要争做文化传承的"摆渡人",用青春创意激活古老文化基因。
二是扎根乡村振兴,在田野间书写青春答卷。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信团鼓楼与村民围坐畅谈时,返乡创业的嬴勇秀激动地汇报了带领乡亲们发展民宿和农文旅融合的故事。这启示我们,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正等待青年建功立业。从"云上苗寨"的电商直播间到"数字果园"的智慧农业,从非遗工坊的技艺传承到生态民宿的运营创新,青年志愿者要像遵义辣椒种植基地的"新农人"团队那样,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是勇立时代潮头,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州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这为青年指明了奋斗路径: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青年工程师攻克算力芯片难题;在新能源产业基地,青年技术员优化电池储能技术;在"贵安云谷"创业孵化器,大学生团队研发人工智能应用。正如贵安新区青年创业者张浩所言:"我们要做追光者,更要做发光体",在科技报国中实现人生价值。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的历史节点,贵州大地正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乐章。青年志愿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在传承中创新,在实干中突破,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守护文化根脉、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蓬勃力量。(从江县秀塘壮族乡人民政府:张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