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在新时代的壮阔舞台上,青年干部要弘扬好、实践好、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以笃学精研、践悟合一为笔,以艰苦奋斗、躬耕实干为墨,以念兹在兹、枝叶关情为笺,点亮新征程上的星星之火,汇聚成助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笃学精研、践悟合一,点亮“启智明向”之星,筑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仰之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是奋进的指南。青年欲立大志、成大事,必先立稳信仰之基。笃学精研,是迈向信仰高地的不二法门。当今时代,知识信息如潮水般涌来,青年干部需如海绵吸水般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研读党的历史,领悟方针政策,在笃学精研中明晰党的初心与使命,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此同时,做到践悟合一,方能坚定信仰之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在基层各项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在与群众面对面中感受为民情怀,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将“一心一意跟党走”由一句誓言变为一生坚守。
艰苦奋斗、躬耕实干,点亮“攻坚奋进”之星,凝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担当之火。“为政之要,重在实干;实干之要,重在落实。”时代的接力棒交到青年手中,面对诸多“娄山关”“腊子口”,广大青年干部当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困难挑战,要有披荆斩棘的决心,逢山敢开路、遇水善搭桥,主动聚焦问题、靶向施策,以无畏的勇气大胆探索、积极奋进,敢啃最硬的骨头,能坐最冷的板凳,善接最烫的山芋,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扎根基层,唤醒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方针政策、惠民福利精准惠及民众。
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点亮“暖心为民”之星,追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火。“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呼声是反映民心的“晴雨表”“风向标”,青年干部要树牢“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和群众“同坐一条凳”“同撑一叶舟”“同划一把桨”。要围绕群众最直接、最关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为追求,将个人“小我”融入人民“大我”,在奉献中升华灵魂,收获成长,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熠熠生辉。(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人民政府:荣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