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是对自然与文化的尊重。在春节期间,各地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故宫红墙映雪、三亚碧海蓝天、丽江古城烟火,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都是大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瑰宝。当我们踏上旅途,每一次对景区环境的爱护,每一次对历史古迹的敬畏,都是对这份珍贵礼物的珍视。不乱扔垃圾,不随意刻画,不破坏生态,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对自然与文化的深情守护,让美景得以长久留存,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们的魅力。
文明旅游,也是展现个人素养与国家形象的窗口。春节假期,国内外游客往来频繁,在异国他乡,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在国内景区,每一位游客的表现也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微笑、一句礼貌的问候、一次有序的排队,都能传递出友善与文明,让旅途充满温暖。相反,插队、大声喧哗、不遵守景区规定等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自己的旅行体验,也抹黑了个人与国家的形象。
当然,倡导文明旅游,不能仅仅依靠游客的自觉,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景区应加强管理与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典型案例等形式,传播文明旅游理念;政府部门也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文明旅游才能真正成为一种风尚。
这个春节,让我们带着文明出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文明旅游成为春节的新“年俗”,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温暖与美好,为这个团圆的节日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于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