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容为基 共筑和谐氛围
时间 :   2025-04-23 11:3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姜福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每天与领导、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融洽相处,让工作氛围更加和谐,让团队运转更加高效?关键就在于一个“容”字。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


容得下不顺耳的语言,是我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心态的第一步。谁都有被批评指责的时候,当领导或同事指出我们的问题,哪怕言辞激烈、语气不好,我们也不应立刻心生抵触。比如,小李在一次项目汇报中数据出错,领导当场就严厉地批评:“这么重要的数据都能搞错,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小李心里委屈极了,但他没有反驳,而是冷静下来反思。后来他发现自己确实在核对数据时粗心大意。如果当时他因为领导的严厉态度而当场顶撞,不仅会让领导下不来台,自己也失去了认识错误、改正问题的机会。接受不顺耳的话,把注意力放在内容本身,我们才能不断进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工作中,不完美的工作效果时有发生,这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包容。每个项目都有诸多复杂因素,同事可能已经竭尽全力,但还是没能达到预期。小王和小张共同负责一个工作推进方案,小张负责的社区调研部分数据不够全面,导致方案效果不佳。小王没有一味指责,而是和小张一起重新分析问题,补充数据,完善方案。正因为小王的包容,两人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还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谊。倘若小王揪住小张的失误不放,团队内部很可能就会产生矛盾,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包容不完美的工作成果,不是得过且过,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共同解决问题,携手前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脾气。在工作中,有人雷厉风行,有人深思熟虑;有人外向开朗,有人内向沉稳。性格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相互理解。单位里的小赵性格直爽,说话常常不过脑子,有时会无意中得罪人;而小钱心思细腻,比较敏感。起初,两人因为性格差异产生了不少摩擦。但后来,大家在一次团建活动中加深了了解,小赵意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开始注意言辞;小钱也明白小赵并无恶意,不再过分计较。正是因为彼此的“包容”,他们逐渐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在工作中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我们要接纳不同性格的同事,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团队更加多元化、更具创造力。


处事方式的不同,也是职场中常见的矛盾来源。有人习惯按部就班,有人喜欢创新求变;有人注重细节,有人着眼大局。在某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讨论一个新项目方案时,同事们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沿用以往成熟的模式,风险小、效果稳;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尝试新的创新方式,虽然有风险,但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领导站出来,充分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决定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一部分预算用于推广,一部分投入新渠道。最终,产品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尊重不同的处事方式,求同存异,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工作中坚守“容”字,无论是领导对下属、下属对领导,还是同事之间,都能让我们的职场之路更加顺畅。它能化解矛盾,增进信任,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计较,用“容”的智慧打造一个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中共李沧区委组织部:姜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