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坚定党组织领导,在“细学”“深悟”“长履”中践行真章,推动乡村振兴走向“严”,开“廉”局,“改”实效。
走向“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嚼烂原文原义。《规定》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指南针”,为乡村治理指明方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拿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态度,逐字逐句研读条文,结合乡村振兴实际,将廉洁履职要求刻进骨子里。要定期组织专题研讨班,邀请纪检干部、法律专家解读条文,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让干部深刻领会纪律红线。同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规定》以及相关一图读懂,并开展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有效强化了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意识,让“严”的意识贯穿乡村工作的全过程。
开“廉”局,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检视干事作风。以史为镜,可知得失,以《规定》为“度量衡”,可见基层干部之或缺,需得构建“自我检视+群众监督”机制。要通过个人自评、班子互评、组织考评,为每位农村基层干部精准绘制政治表现、廉洁自律、履职成效“三色图”,定期开展“廉政体检”,对照《规定》列出的规范清单,围绕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入查摆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建立个人作风问题台账。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码上监督”+“板凳会评议”模式,依托数字化平台,让村民扫码即可对村级事务、基层干部作风进行实时评价,通过“板凳会”实现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堂,接受质询评议,切实以透明监督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改”实效,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续航成果转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唯有正向改方能缩短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定合格干部初心。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清单式整改、项目化推进”机制,对检视出的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要聚焦成果转化赋能发展,将廉洁履职要求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土地流转、资金使用等乡村振兴各领域。推行“廉洁承诺+全程公示”模式,真正实现以“改”促干、以“改”增效,将纪律规矩转化为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在清廉建设中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莒县县委组织部:刘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