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温了纪录片《巡视利剑》,其通过描述党中央铁腕反腐的坚决行动和“落马官员”的内心忏悔,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廉政教育课。
影片中,福建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忏悔到,在1994年其刚担任大庆油田“一把手”时,他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当官了,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挣多少就吃多少,只吃槽子里的,不吃槽子外的。”这一席话内容质朴、道理深刻,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从政做事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希望子女能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一世平安。
守纪律、讲规矩不仅仅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导,也是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在任何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是领导干部思想上的必备品格、工作上的客观要求、作风上的应有特质。同样,党员干部只有守纪律、讲规矩,才能处事泰然、活得轻松。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 ”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还有说富甲天下的等,朱元璋均未置可否。有个叫万纲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连夸其见解“甚独”。为何万纲得到赞许,因为他道出了“畏法度者最快活,守王法者梦里无惊”中的辩证法。“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懂得“怕”、知道“惧”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心怀敬畏能让人始终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古人尚有如此认识,今天的党员干部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种“怕”和“惧”不仅体现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更反映了对人民利益的关切。
心是贪时最狂妄,人在狂时最大胆。一个人如果不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那必然会言语失戒、行为失准、道德失范、政治失足,误入歧途甚至走上不归路。就像苏树林那样,忘记了母亲的嘱托,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身陷囹圄且悔恨不已。(邹平市委组织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