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强调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带头加强作风建设,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更要专心致志钻研自身业务,抓深思想业务强根基,抓实基础业务提质效、抓牢为民业务优服务,成为精通业务的“政策通”,熟悉情况的“活字典”,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以争先之势“赴星光、去赶路”,书写组工担当。
追寻黄卷青灯的“信仰之光”,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最优“赶路人”。微光如炬,照亮成长之路。组织部门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根植于组织工作灵魂的根本所在。陪伴组工干部最多的便是那一盏盏“黄卷青灯”,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成为机关大院里最后熄灭的“灯”,而这“灯”恰是因为每一位组工干部心中信仰笃定、初心如磐,才能在工作中站得直、行得正、走得稳,遇事压不弯、锤不扁、打不败。组工干部要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励志勤学、刻苦磨练,轻装上阵主动学,依托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载体,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要另辟蹊径创新学,利用好党报党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把党章党规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做到“看得见”“用得上”,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增强组工队伍的“体质”。
追寻别出机杼的“求新之光”,做“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最勇“赶路人”。现实中,个别组工干部在组织工作岗位待久了,养成了讲原则、讲规矩、讲纪律的习惯,但也出现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思想保守等问题,创新思维和敢闯敢试精神不足,工作容易沿袭过去的思路、重复“昨天的故事”。组织部门工作量大面宽,标准高、要求严,不仅要求组工干部要勤于下苦功、下实功、下硬功,锤炼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问策能对的能力,还要求组工干部自觉克服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提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难题、补短板、清障碍,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推动组织工作发展进步。组工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紧盯工作重点难点,在实践中锤炼过硬“看家本领”,坚持淬炼能力、砥砺担当,切实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大抓基层、强基固本,切实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更大力度团结凝聚人才,形成近悦远来、广聚英才的良好局面。要积极践行“安专迷”精神,跳出自身看自身,勤于思考,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努力成为业务精、能力强的“活字典”“多面手”,以争创一流的状态破难题,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精品”,增强组工队伍的“脚力”。
追寻鞠躬尽瘁的“奉献之光”,做“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最实“赶路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新时代组工干部谋事、做事、成事要主动融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影响力,拿出真招实招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摒除遇事“推拖让”、碰到问题“等靠要”的思想,常怀为民服务之心,积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到社区党组织看服务基层的举措是否落实,看“两新”组织党组织关心关爱党员的办法是否到位,看引才育才的政策是否有效等等,倾听基层群众对党组织的迫切需求,涵养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为民情怀,与群众汗洒到一起、事干到一起,不做浮在水面的“葫芦”,而做扎进大地的“根须”,提升服务大局和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在组织工作第一线成长,挺膺担当,不负韶华,争做新时代“赶路标兵”。(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魏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