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书写乡村振兴“新质”力量答卷
时间 :   2025-03-21 19:4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马英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在干事创业队伍的“新质化”。驻村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接棒者”,要以“新质思维”锻造新质能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新质”力量答卷。


以信念为舵,锚定“新质”力量的精神坐标。“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驻村选调生刚走出学校的“象牙塔”,要放下“思想包袱”、丢掉“优秀学生光环”、克服“水土不服”,更要警惕杜绝“镀金心态”“躺平心态”。多与村“两委”成员、老党员、离退休村干部沟通交流,谦虚请教村庄工作方法,既要向书本学习“三农”理论,又拜群众为师掌握实践真知。要迈开步子、俯下身子、甩开膀子,通过“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实践锻炼,不断熟络村情民风,攻克“乡言俚语关”“环境适应关”“群众工作关”。围绕驻村工作,立下“军令状”、接好“任务书”、绘出“作战图”,以驻村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思想深处筑牢“乡村振兴为人民”的价值根基。     


以能力为桨,锻造“新质”力量的硬核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面对乡村振兴的复杂局面,驻村选调生亟需构建“三维能力体系”。在调查研究方面,通过“望闻问切”调研法,将民情民意变为决策“数据库”。在政策执行方面,通过“政策解码”工作法,将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明白卡”。在创新发展方面,通过联合组织选调生“乡村研习社”工作交流模式,创新培育助力乡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状态,主动勤学苦练,在当“热锅上的蚂蚁”、接“烫手的山芋”、淋“基层的风雨”中,攻克接手乡村工作的“腊子口”“娄山关”,壮筋骨、宽肩膀、硬脊梁,不断成长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战士”。


以实干为帆,书写“新质”力量的时代答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驻村选调生要当好村庄经济发展的“参谋员”、落实上级政策的“排头兵”、抓实民生工作的“服务员”。在产业振兴一线,帮助村庄找准致富发展“方向标”,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构建乡村产业图谱,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文化旅游等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在民生服务一线,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动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下沉到村,开设“云上”帮办代办,实现群众需要“一键呼应”。在文化振兴一线,实施 “乡村记忆工程”,通过收集老物件、录制口述史,打造沉浸式村史馆,使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用青春有力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选调生:马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