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时间 :   2025-03-01 08:5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高庆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治国安邦,人才为要。加强青年人才集聚力度,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活力,聚焦吸引青年人才,要更大力度用“政策洼地”构建“人才高地”,真正用好青年人才政策“秘笈”,真心聚才、专心引才、用心留才,着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优化聚才政策,提升人才集聚“成色”。“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要想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好,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力度集聚青年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要开展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制定实施硕博人才引进计划、大学生集聚计划、技能人才提质计划等,引导人才到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岗位全职就业,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打造青年人才新高地。要完善青年人才激励政策,聚才须“舍得”,给足“真金白银”,对不同学历、不同层级、不同技能的人才,因人施策给予相关补贴、补助、奖励,实现人才与政策精准匹配。要优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对“急需紧缺”人才难题可通过专岗特设、赋予权力、简化流程等方式解决,畅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技术人才职称晋升通道,支持高层次人才到校、到企创新就业,为青年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拓宽引才渠道,彰显人才集聚“特色”。“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想强化区域青年人才比较优势,就要“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五湖四海”广纳天下英才。要多措并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优秀大学生”就业支持计划,统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遴选有意向的高校优秀在校生提前进入企业,给与其实习学习机会和相关补助补贴;实施“高校留才”专项计划,充分利用本地各类院校资源,有效发挥高校学生就业部门留才作用,持续加大对外地高校引才奖励,让“内生动力”与“外来活力”相得益彰;开展“人才回归”行动,通过组织“名校师生行”“人才直通车”等活动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实行人才回归安置政策,对在外的本土优秀青年人才按照相关原则进行择优安置。


构建留才生态,增添人才集聚“亮色”。“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在聚才、引才苦想的同时,更要在构建人才发展生态上为留才动脑筋,亮出“诱人砝码”。要坚持各级党委统一领导,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解决人才实际难题,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提供政策、资源、中介等各类平台,搭建产学研地合作桥梁,让青年人才有能力伸展、有空间发展、有舞台施展。“留身”更要“留心”,要专心爱才、用心惜才、真心重才,增强服务意识,当好“后勤部长”,通过提高购房补贴标准、提升公寓保障水平、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完善配偶随迁安置、开通子女就学通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解决青年人后顾之忧,真正做到“硬条件”和“软实力”两手发力,让广大青年人才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组织部:高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