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钉好落实钉子,奏响改革强音
时间 :   2025-02-28 12:5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航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应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坚决把改革落实的钉子“钉准”“钉牢”“钉实”。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才能推动各项改革相继落地、渐次开花。


“钉”准方向,保持步伐不乱、步步为营。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有的干部光凭着一股蛮力,“撒胡椒面”式地逢墙乱钉,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锤,结果“落实”就会沦为“落空”,以致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错失改革良机。确保改革方向正确,最根本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实践证明,只有“钉”准方向,深刻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步步为营、有板有眼,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钉”牢责任,保持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责任不落实,改革就落空。”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所要求解的往往是极为复杂的“方程”。经验表明,哪里的改革责任落实清晰明确,哪里的改革成色就更足、发展底色就更亮。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就要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必须建立健全责任清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钉”牢责任,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


“钉”实成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改革争在朝夕,成效重在落实。有的干部在战略部署作出之后,不能够沉下心来抓落实,没有行动和实干,以至于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改革不仅是一个方案、一个举措,更是一项需要落到实处的行动,关键要靠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头。“钉”实成效,就要当好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不唱高调、不图虚名、不务虚功,锤炼真抓的实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切向实处着力、一切以实干开路、一切用实绩说话,着力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把“全景图”转换为“实景图”,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改革实效书写不负人民的改革答卷。(山东省海阳市龙山街道: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