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这个时代在呼唤人才、创造人才、渴望人才、成就人才,让创新推动时代进步,让青春与梦想共舞。
人才如玉,精琢而成器。何为人才?有职业素养,富有创造性,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有真本事,同时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怀的人就是人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里,德才兼备就是识别人才的准绳和标准。要不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鼓励人才全方位发展,让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我国实际需求。此外,在人才培育之路上,要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更坚定的引导,使青年人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营造出一种“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拼搏氛围,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活力,激励人才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人才如铁,百炼而成钢。科技创新成果是人才在活动中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碰撞所形成的产物,没有创新人才的付出,也难以产出创新成果,在实践中,要用理论创造成果,用成果推动生产,重点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卡脖子”的科技领域进军,切实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正面宣传引导,让青年才俊发挥出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业魄力和百折不挠、无惧失败的坚韧意志,以能够实现创新能力跨越的自信,去实现创新领域并行和领跑的角色转变。同时积极引导创新人才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以饱满的创新热情、敬业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人才如苗,滋养而成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惜才爱才的美谈,比如“秦昭王五跪得范睢”“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等等,我们既要有发现人才的慧眼、培养人才的智慧,更要有高远的格局和博大的胸怀,要着力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紧紧围绕人才需求,将人才的事情解决好,靠贴心服务留住人才。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医疗、住房、亲属工作、子女抚养等各类保障,加大本地和第三方机构的资金保障力度,争取更多的本土人才补贴政策和创业资金,让青年才俊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真正让人才在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同时还要跟进人才评价机制,注重以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让人才在发展和成长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培养人才,犹如雕琢璞玉,需耐心与匠心,方能显其光华,在培养人才的征途中,每一份努力都如同播撒在心田的种子,终将在时间的滋养下破土而出,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我们不忘初心,持续探索与实践,为人才的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智慧与才华在这里汇聚成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