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向形式主义“亮剑” 为基层治理“松绑”
时间 :   2025-02-26 21: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婉莹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央层面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彰显了党中央破除积弊的坚定决心。当前,基层干部被"文山会海""痕迹管理"层层压迫,唯有以制度革新、数字赋能、考核激励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治理效能充分释放。


制度革新是破形式主义的关键“切口”。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毛主席说“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制定与实施政策之前要深入群众,到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去走一走,学孔夫子的“每事问”,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从源头上切断“政策打架”的病根,让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时“轻装上阵”。要建立、完善发文办会制度,做到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将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统筹发文管理,坚持准确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公文前置审核制度,同时创新实行“无会周”、“现场办公会”、“领导接待日”等临时制度予以补充,使基层干部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为民解忧的实际工作中去。


数字赋能是基层减负的必要“路径”。在过去,跨层级、跨部门数据难共享、基层信息不对称,导致基层各类信息、报表多头重复填报,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步入新时代,要让数字技术穿透行政“壁垒”,以基层表单填报为切入口,通过数据一体化集成、表单简化填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解决“令出多头”问题,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救出来,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其次,数字赋能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基层治理“高效化”“科学化”、“智慧化”,提升基层治理效率,要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深度整合基层网格、消防、安监、城管、河长等基层巡查系统,逐步实现“一个终端巡查上报”,提高社会治理的工作效率。


考核激励是担当作为的源头“活水”。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要树牢“以实绩论英雄”鲜明导向,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立足实际、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方案。要优化考核指标,严格控制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将考核的“标尺”对准民生实事,挤出“水分”、留住“干货”,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要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考虑客观实际,不能只加“压力”不予“动力”,要在政策激励、评优奖励、选拔培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障上升渠道,在待遇上解除其后顾之忧,真正让容错纠错机制撑起担当“脊梁”,为基层干部创业干事“撑腰鼓劲”。


破除形式主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坚持系统实施、标本兼治,搬掉阻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绊脚石”,基层干部必将迸发出服务群众的澎湃动力。(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