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需以“知”为基,以“真”为要,以“肯”为先,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书写担当的壮丽诗篇。
知责于心,绘就担当“底色图”。“知”担当,是党员干部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知与坚定践行。唯有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方能在岗位上找准方向、有所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作为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深知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解决用水难题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草王坝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困境,他立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此后三十六年,他一心扑在修渠事业上,翻山越岭勘测地形,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带领村民一锤一钎、一锹一铲,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黄大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知”担当的内涵,他心里装着村民,肩上扛着责任,用一生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反观现实中,少数干部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对群众诉求敷衍了事,这种失职失责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党员干部当以黄大发为榜样,知责于心,将职责使命融入血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每一项职责。
求真务实,雕琢担当“精细件”。“真”担当,是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在面对难题时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的勇气。“菌草之父”林占熺,为了找到适合在贫困地区推广的种植技术,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他不顾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深入沙漠、盐碱地、黄土高原等地进行菌草种植试验。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没有退缩,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最终,他成功培育出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菌草品种,并探索出“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为贫困地区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林占熺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找准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党员干部应学习他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挺身在前,奏响担当“最强音”。“肯”担当,是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无私奉献精神,是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豪迈气概。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人民子弟兵和党员干部组成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郑州、新乡等地严重内涝。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深入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抢险救援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水流中营救被困群众,在齐腰深的水中背送老人和孩子,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肯”担当的高尚情怀,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勇挑重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贵州省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韦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