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坚持不懈将“廉洁履职”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固化于常
时间 :   2025-04-25 19: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卞中欣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划定纪律 “红线”、明晰行为 “底线”。对党员干部提出既干净又干事,既要坚守清廉自持的政治本色,又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做到“清正廉洁、规范履职”。真正把“廉洁履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常,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理论必学深悟透,把廉洁履职内化于心。“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思想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基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规定》,首先要把理论学深悟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规定》的精神内涵,深刻领会原著中蕴含的思想和原理,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四风”的本质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面对种种诱惑,勿以廉小而不为,勿以贪小而为之,任何时候在清正廉洁上都不存侥幸心理,不有丝毫松懈。使党规党纪从“书面要求”转化为“行为自觉”,在追寻理想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决守住红线底线,把廉洁作为行为之准、毕生所求。


二、行动需一严到底,让廉洁履职外化于行。从近年查处的农村基层 “微腐败” 案例看,部分干部根据盯着上级的信号,上级抓的严就有所收敛,一旦放松就回归原样,使得此类问题一直严禁不止,甚至在原本土壤之上出现变异,改头换面,花样翻新,以假正义之表象,行真腐败之本质,给整治严抓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成为新的纠治难点。面对这些群众深恶痛绝、损害切身利益的问题,要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定力,不能存在一丝犹豫动摇,在行动上严抓严审严监督严整治一严到底,坚决与之斗争,深挖细查,织密扎牢监管网络,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群众监督为基础、舆论监督为补充、审计监督为支撑”,构建多元协同监督格局,无论不正之风有千变万化,都要用好党和群众的“火眼金睛”,要透过现象看到原型,精准揪出。对基层干部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秉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原则,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三、制度要抓出长效,让廉洁履职固化于常。长效制度建设需把握"破立平衡":既要用制度刚性筑牢防线,又要通过动态修订保持制度生命力。只有让制度像空气一样融入日常,廉洁履职才能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条件反射和行为本能。廉洁建设若仅靠阶段性专项行动或道德说教,容易出现"雨过地皮湿"的短期效应。只有将制度作为根本保障,才能破解"监督一阵风、过后就放松"的治理困境。制度长效化能实现三重价值:一是巩固反腐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二是降低监督成本,通过标准化流程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三是形成稳定预期,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履职的"肌肉记忆"。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将廉洁履职从"集中整治"转化为"常态遵循",使公职人员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行为自觉。(济宁市泗水县柘沟镇人民政府:卞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