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党建引领聚合力 接续奋斗促振兴
时间 :   2025-03-28 20:4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祖国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公务员,我深切体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群众热切的期盼。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是“主心骨”和“排头兵”。如何让党建“红色引擎”持续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一线实践,我认为需在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以党建引领筑牢“防返贫”底线,夯实振兴根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面对部分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基层党组织必须扛起责任,构建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以“党支部+网格员+党员联户”模式为抓手,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员,定期走访排查重点户,建立动态台账。例如,今年发上寨火后,网格党员第一时间评估受灾脱贫户房屋受损情况,支部迅速启动应急帮扶,纳入监测户、协调资金修缮房屋、对接公益岗位,守住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才能让防返贫监测更精准、响应更迅速。  


以党建融合激活“产业兴”动能,拓宽共富路径。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脱贫攻坚期间,我们乡发展了罗汉果、百香果等特色产业,但部分项目存在规模小、链条短的问题。为此,乡党委创新“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将13个村党支部纳入产业链党建联盟。例如,乔尤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标准化种植基地,党员技术骨干包片指导农户,推动产量提升30%,同时通过电商直播拓展销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实践证明,党组织只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才能破解“小散弱”困局,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以党建创新培育“善治力”,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针对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回潮、环境整治参与度低等问题,我们探索“党员积分制+文明超市”治理模式。党员带头清理河道、义务宣讲政策可获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并作为评优依据;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也能积累“文明积分”,兑换种子化肥。半年时间,全乡累计开展志愿活动50余场,乱堆乱放问题减少80%。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村级事务决策,在修路架桥、土地流转中建言献策。这启示我们:党建赋能乡村治理,必须用“小积分”撬动“大参与”,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主人翁”。(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王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