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为群众办实事贵在“真”重“实”
时间 :   2025-03-27 22:4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庭江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少数单位和党员干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却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不深不实,千篇一律,不具体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下车握握手、一番高谈阔论,这样的为群众办实事既不“真”,也不“实”,还会寒了群众的心。为此,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切记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摆官架子,人到心未到。


为群众办实事要眼看民意、耳听民声。下基层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耐住性子,扑下身子,用真心、用真情倾听群众声音、掌握民意民情,不应该纯是口头和物质上的关心,而是心与心的沟通。既要多“走”也要多“访”;既要多“问”也要多“做”,摒弃简单走走、看看、写写的惯性思维,正所谓:在其职 谋其事 尽其责。要“眼看民意、耳听民声”,重点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找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分析,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卷起裤子中切实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好事,办实事。


为群众办实事要察言观色、排忧解难。“面对面”“肩并肩”“手拉手”“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是为群众办实事最实在、最有效、最接地气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倾听心声中去察言观色,从而发现困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困难。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了解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群众办实事要嘘寒问暖、担当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锤炼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在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不仅要靠近他们的身边,更要走进他们的心里,要带着责任感、使命感,深入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当场能解决的问题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即便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做好相关解释,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心。坚决不能向群众承诺的事情不兑现,更不能忽悠群众,本来一天能办好的事情,一拖就是一两个星期,甚至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那样就彻底违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初心。(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敏洞乡人民政府:潘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