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培育乡土人才 厚植基层发展根基
时间 :   2025-03-26 17:5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勇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乡土人才作为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培育管理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基层地区在乡土人才培育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如同良种未遇沃土,难以茁壮成长。我们需深度剖析问题,探寻有效路径,让乡土人才在基层广袤天地扎根、开花、结果。


让培育政策与乡土实际更近一些。在乡土人才培育中,常出现政策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一些培育政策在制定时未充分考量乡村的特殊环境与人才需求,若只是将上级文件中的培育要求机械套用,比如盲目开展高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乡土人才知识基础与实际生产场景,这样的培育只能是空中楼阁。要把培育政策中“宽泛化”的指导,转化为乡土大地上“可操作”的培育方案。通过深入乡村调研、与乡土人才交流、分析本地产业特点,精准把握培育方向。仔细研读政策目标,对比不同地区成功培育案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出贴合乡土实际的培育课程与方式,在政策指引与乡土实践间搭建稳固桥梁,让培育资源精准浇灌乡土人才。


让培育方向与人才期盼更近一些。乡土人才的期望与诉求是培育工作的风向标。若仅以完成培育任务为目标,用“培训签到表”代替“人才需求表”,以“统一课程”应对“多样需求”,再好的培育计划也会在形式主义下失去意义。乡土人才的发展渴望不会自动转化为培育行动,基层工作者唯有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与乡土人才促膝长谈,才能把他们零散的发展期望转化为系统的培育规划。例如,有的农民希望提升农产品电商销售技能,反映出乡村产业与市场对接的需求;有的手工艺人渴望拓展创作思路,折射出对文化创意培育的期盼。培育工作不能“自说自话”,要带着真诚与热情,从乡土人才的话语中捕捉期盼,从他们的困惑里挖掘培育方向,将政策对乡土人才发展的美好愿景,切实转化为他们成长进步的生动实践。


让管理创新与乡土实情更近一些。乡土人才的管理不能依赖书本上的固定模式。若将管理创新简单理解为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用千篇一律的考核标准、管理流程对待具有独特性的乡土人才,再完善的管理体系也会在教条主义下失去活力。管理的精髓在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精准契合乡土实际。基层管理者要用心探索“土办法”,既要遵循政策要求做好人才管理的“规定动作”,又要针对本地人才特点解决管理中的“疑难杂症”,更要以创新方式激发人才活力获得“突出成效”,如此才能在复杂的乡土环境中灵活管理,开创乡土人才发展新局面,为基层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人才动力。(贵州省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