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与民族特色一路“黔”行
时间 :   2025-03-26 13: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红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贵州之行的殷切嘱托,坚定信心、苦干实干,与民族特色一路“黔”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黔东南新风采。


留得住有形的民族文化。在黔东南的灵秀山川中生活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壮族等等20多个民族,走进其中,你会看到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的行人在苗家吊脚楼中穿梭,会看到侗族儿女穿着盛装在侗寨鼓楼下畅谈岁月静好、寨子里的妇女们在寨边凉亭下编织传统服饰……这是有形的民族文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保护意识,认识有形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确保它们得以传承。


传承好活态的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苗绣等编织技法、侗族大歌、苗族古歌、壮族大歌、民族节日、民俗等文化精彩纷呈、绚丽夺目。广大党员干部要肩扛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争做活态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说苗话、学侗歌、传技艺。同时积极鼓励并组织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芦笙节、嬉水节等,带动村里的年轻人一起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让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持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认同感,培养他们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保护传承是前提,开发利用则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探索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等举措,实现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民族文化“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同时根据本地民族文化形式和相关文化产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让更多人走进贵州黔东南,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人民政府: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