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多年来,“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用持续努力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经验和先行样本,照亮了广袤农村迈向繁荣的奋进之路。
“千万工程”蕴含着深邃的发展理念,是乡村振兴的思想源泉。它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不再是传统发展模式下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而是精心呵护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让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让绿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感受田园风光,使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这种理念,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物质堆砌,而是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维度全面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千万工程”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根据每个乡村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策略。有的乡村凭借独特的民俗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的乡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同时,注重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小事做起,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让乡村的变化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避免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千万工程”构建了有效的推进机制,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企业积极参与,通过产业投资、技术支持等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村民则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共享发展成果。这种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深度研习“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当深度汲取“千万工程”的无穷智慧,紧密结合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发展实际,奋力开拓出一条条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山东省莱西市委组织部: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