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久久为功。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深刻检视,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身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八项规定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破解基层难题、践行为民初心、勇担改革使命的行动指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八项规定为镜,既照工作得失,更照思想根源,在广阔基层实践中不断检视自身、磨砺初心,以清正作风整肃衣冠,以躬身力行扛牢使命担当。
以“俯身躬行”的姿态,厚植为民情怀。中央八项规定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到基层调研,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多同群众座谈,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身为人民的“服务员”,只有脚下沾满泥土,才能让政策传递温度;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才能让工作赢得民心。基层工作最忌“浮在面上、停在纸上”,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深入群众作为锤炼作风的“磨刀石”,从“文山会海”到“阡陌巷里”,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让政策落实扎根百姓炕头。通过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田间课堂”“院落夜话”等活动,在与群众同劳动、话家常中倾听真实心声。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完善好“问题台账”,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限时结,以“俯身躬行”之姿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形式主义。党中央持续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任务,放在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这是一以贯之落实八项规定的真实写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继续在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面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惯性思维,党员干部要学会从精简“文山会海”中破题,以“删繁就简”的智慧破除形式桎梏,用“靶向施策”的精准替代“大水漫灌”,变“留痕主义”为“实绩导向”,主动检视工作中的冗余环节,将有限精力从“表格填报”转向“实事办理”,从“应付检查”转向“长效服务”,在破除旧模式中探索新机制,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本质,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上来,迸发基层活力。
以“清风徐来”的自觉,筑牢思想防线。“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为党员干部划出了防微杜渐的警戒线。作风建设重在防微杜渐,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开展“廉政课堂”、教育基地实地学习等活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对党员干部而言,八项规定既是划清行为边界的“戒尺”,更是照亮初心使命的“明灯”。基层党员干部要依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契机,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勤掸思想之尘,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让廉洁自律成为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在“小事小节”上锤炼政治定力,于“人情往来”间把牢原则底线,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坚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使清风正气在街头巷陌间源源流淌。(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人民政府: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