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华而不实,耻也。”“老实”并不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学问,一种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老老实实做人的干部越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越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越生机勃勃、兴旺发达。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致力于在思想上求实、生活上朴实、作风上务实,去“华”留“实”争做“老实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襟怀坦荡,老实做人,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老实人”根在“思想求实”。“思想求实”是成为“老实人”的根基所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思想求实”,就是要以“实”为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实事求是。唯有始终立足于实际,把事实作为思考问题、处理事务、作出决策的起点和终点,才能有效解决难题、筹划实事,取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绩。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若想立得稳、行得远,就要夯实“思想求实”的思想根基,加强思想理论基础建设,坚持常态化读书学习,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加强对真伪的判断、对虚实的掌握。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去伪存真的精神,恪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时时、事事、处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让“老实”真正成为自己的标签和标配。
“老实人”贵在“生活朴实”。“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折射出本人的品格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生活朴实”,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格的党性锻炼。党员干部要时刻学习并牢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示,牢记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艰苦奋斗历史,传承来自先贤和党的优良传统。要坚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于平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细微小事做起,远离奢靡享乐,摒弃铺张浪费。不盲目追求日常消费中的名牌和奢华,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同时要注重“风成于上,俗行于下”的言传身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社会风气的好转贡献力量。
“老实人”重在“作风务实”。所谓“作风务实”,就是要做到对党无限忠诚、表里如一,对人民群众以心交心、尊重贴近,对事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党的历史上,不乏践行务实作风的典范,“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凭借锄头等工具,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治服风沙,让昔日荒岛变成“东海绿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和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无我之心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日复一日,久久为功。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担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负责,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要有“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态度,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注重工作的实效性,不盲目追求高指标、大口号,不靠“搞盆景”“抓亮点”,少玩弄一些“花拳绣腿”,才能将美好事业蓝图转化为实景图。(中共青州市委组织部: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