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提“量”增“色”
时间 :   2025-03-13 17:3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栾梦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乡村发展迈入制度重构、动能转换的新纪元。春雷醒沃土、穑事备良畴,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起步的历史节点上,年轻干部要深入领会文件主旨精神,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推动制度变革、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城乡融合,持之以恒地为乡村振兴提“量”增“色”。


深耕“制度沃土”育“变革新芽”,以“破立并举”之力优化生产基因,让乡村振兴的“容量”更广阔,“基色”更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以系统思维推进“三块地”改革,持续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焕发崭新生机。在这场深刻的制度变革中,年轻干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政策方向和实践要求,带着“解剖麻雀”的钻研精神,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土地确权、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探索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以“绣花功夫”推进改革落地。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变革必定有我”的担当,争当“政策解读轻骑兵”,将晦涩政策转化为田间课堂的生动教材,让制度红利从文件纸面跃入田间地头,以“春风化雨”凝聚群众共识,使每项改革都带着泥土的温度扎根大地。


激活“内生春水”引“动能活泉”,以“凤凰涅槃”之志重塑发展格局,让乡村振兴的“体量”更壮大,“本色”更厚重。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县域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只有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质变,才能让农村经济从“平面耕作”转向“立体生长”。年轻干部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当好产业“孵化师”,发展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擦亮叫响特色“产业品牌”。要加快培育新产业、扶持新业态,通过创建“一村一品”示范园、培育“新农人”创业集群,形成“集群式”产业发展良好态势,让“科技活水”浇灌产业新苗,持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来源,保障居民收入逐步提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打通“城乡经脉”促“要素涌流”,以“双向融合”之变绘就共生画卷,让乡村振兴的“能量”更充沛,“靓色”更鲜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年轻干部要自觉投身到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深入调研城乡要素流动的堵点难点,规避过去资源单向流动的弊端,因地制宜地构建一套城乡要素流动策略,打通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通道,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共享互补。要着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发展成果更加充实、保障更加有力、幸福感更可持续。(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办事处:栾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