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史为鉴,做好人才振兴“三篇文章”
时间 :   2025-03-13 15:3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牛晓彬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深水区,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将人才振兴置于关键位置,彰显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性作用。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人才工作正经历从“输血帮扶”向“造血振兴”的深刻转变。唯有以“千金买骨”的诚意引才、以“十年树木”的恒心育才、以“周公吐哺”的姿态留才,坚定不移做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篇文章”,方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汇聚起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做好人才引进文章,以“千金买骨”的诚意“筑巢引凤”,重塑人才流动新格局。“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燕昭王以重金求千里马骨,终引得良驹竞至,其诚意背后是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知。不栽梧桐树,何引凤凰来?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导向,坚持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在招贤纳士下功夫,以“上马金下马银”的诚意引才聚才,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梧桐树,让人才“有枝可依、有巢可居”,招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带土式”移植、“候鸟式”上岗,在当地落地生根、安家落户,鼓励引导优秀人才用所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做好人才培养文章,以“十年树木”的精心“玉琢成器”,激活本土人才新动能。“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齐国管仲“十年树木”滋养沃土,全方位培养人才更要坚持长远眼光,对接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要树牢“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善做“伯乐”,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为各类专业人才精准“靶向定制”成长方案,稳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琢玉成器、炼铁成钢, 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培养人才的丰硕成果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需求。


做好人才使用文章,以“周公吐哺”的姿态“人尽其才”,打造人才发展新范式。“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周公“一饭三吐哺”,对人才释放出最大善意,使得天下归心。要坚持以用为本,根据人才特点和岗位发展需求,把乡土人才这柄“好钢”用在“刀刃上”。给予帮扶支持和大显身手、施展拳脚的“舞台”,让“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推动乡土人才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引擎”。同时也要搭建选拔晋升“平台”,落实优秀人才激励办法,为“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乡土人才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大胆支持“给位子”“铺路子”,激发乡土人才投身基层、建设农村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共青州市委组织部:牛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