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下大气力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迎合了基层深切期盼,赢得广泛支持。基层调研中发现个别走形变样的隐患和疑虑,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惯性模式带来的“减负加正”。有的基层同志提到,“基层更大的压力来自底线工作的问责压力、上级名目繁多的督导考核压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压力,这种高压状态不扭转,也难以达到减负的成效。”也有的担忧,“尽管中央在精文减会上有明确指标要求,但上级部门惯有的以会议安排工作、以文件指挥工作”的固化思维一时难以转变,有明确文号、红头的文件少了,私下里黑头、白头、无头文件、工作提醒会有增无减,仍然存在频繁调度、陷于无谓事务现象。”“少了文来文往、多头跑会,怕是会多了许多迎来送往,上级领导扎推调研,沉到基层指挥督导,上级很难做到完全“不打招呼”,我们很难做到“不理不睬”,就得拿出不少精力迎接调研、准备材料、安排接待。”
官僚主义造成的“内外有别”。有的乡镇干部谈到,“减负政策提到的不少还是原则要求,就难以杜绝部门单位打“擦边球”现象,为了工作便利、体现权威、责任下移,总会以“特事特办”“化整为零”“假借名头”等理由发文办会、督导考核,总能找到变通的办法。”“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上不在下”,作为解释界定减负政策要求的权威部门,尤其需要自我革命的担当,上级如不能带头执行落实,领导不能以身作则,仅仅是形式上减了,也是转嫁责任和压力,就不会达到减负的真正目的。”
僵化执行造成的“工作落空”。有的领导干部提到,“减少发文办会本意是,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基层习惯性认为“哪里调度紧说明哪项工作紧要”,在工作机制转换、效率改进提升的空档期,容易造成哪个部门减负政策落实好,基层落实反而不到位的逆向效应。“纪实留痕是工作中抓督导管控、防错纠错的有效抓手之一,如果少了这个手段,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会不会助长新的不担当不作为、消极应付现象?”
对此我们建议,一是细化减负政策要求。配套出台实施细则,聚焦政策“模糊地带”“真空区域”比如对那些可有可不有的会议、文件、督查如何规定,基层的责任边界、职能界限在哪,精准对症下药,明确“特殊例外”“负面情形”“底线要求”,压缩政策弹性空间。二是抓好关键少数。督导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在以上率下上见行动,要有明确的指标任务,强化主体责任,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强化执行落实力。加大督导指导力度,防止纸面落实、口头落实、机械落实,不简单看办文办会数量、任务调度数量,更看工作成效、基层环境,真正营造关心关爱基层的氛围。(垦利区委组织部:项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