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制定实施以来,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涤荡“四风”积弊,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金色名片”。近日,党中央专题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全面厘清“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核心逻辑,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为何学:以历史之镜观照现实,答好“初心之问”。“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是赓续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的必然要求。从延安“整风精神”到新时代“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始终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关键一招”。当前,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躺平式”“太极式”作风,究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学习教育正是以“学”为基,唤醒党员干部“赶考”的清醒与坚定,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为新征程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力量。
学什么:以规矩之尺丈量言行,明晰“纪律之界”。“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直击病灶、精准发力。学原文,悟透“字里行间”的政治考量。逐条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悟透“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要求背后的深意,正如苏辙所言“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唯有原原本本学,方能以制度之威涵养行动自觉。学案例,敲响“案中人”的警示之钟。通过违规收礼、职务违法犯罪等典型案例剖析以及组织党员干部旁听庭审典型案件,严守“纪律红线”,正如苏轼所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学职责,定位“岗位坐标”的行动标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岗位清单,如财务人员严控报销标准、接待部门规范公务用餐等,实现“一岗一责一纪律”,让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怎么学:以实践之锤淬炼真知,激活“长效之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落实学习教育,需构建“学查改”闭环。深学细悟。摒弃“抄了多少笔记”“拍了多少照片”“办了几次活动”的形式主义,通过“应知应会”考核、岗位履职清单,推动学习成果转化,破解“学用两张皮”,让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查细照。运用“四查四看”工作法(查文件、账目、记录、现场)与大数据预警平台,整合公车轨迹、发票信息等数据,让“隐形四风”无所遁形。同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践行“开门教育”的优良传统。实改真促。以“八项规定落实指数”量化整改成效,建立区域共享平台破解“难点四风”,通过制度创新将整改成果固化为长效治理机制。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唯有以“学”破题、以“行”作答、以“改”增效,方能将八项规定精神熔铸为党员干部的精神基因,让这张“金色名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永放光芒,为强国复兴伟业注入不竭的作风动能。(沂源县委组织部:刘洪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