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基层减负莫让“自我加压”束缚
时间 :   2025-03-18 18:5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梁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年来,在党中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高压态势下,解决了一些顽瘴痼疾,刹住了一些不正之风,基层减负工作成效不断显现,但部分基层单位在工作中却陷入“自我加压”的内卷怪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各地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深化形式主义整治成效,真正让基层干部摆脱束缚、轻装上阵。


基层“自我加压”的实质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自我加压本是形容积极进取的褒义用词,一些地方却打着“自我加压”的旗号,盲目提高工作要求,变着法儿地“整花活”,导致基层干部仍在复杂繁琐的事务中疲于应付,使得基层治理工作质效大打折扣。究其根源,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和形式主义整治不彻底是导致基层“自我加压”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在形式上“出彩”、搞搞“花架子”就是把工作干好了;另一方面,基层对于上级是否能够长期执行为基层减负要求心存顾虑,时刻抱着“有备无患”的念头“备一手”,以应对后期突如其来的“翻烧饼”反弹回潮。这说明,为基层减负的举措虽已落地,但还没有完全扎根,亟需引起各级重视。


防治形式主义变种关键是从思想上纠正。各级组织部门应该树立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将工作成效、群众口碑等实质性成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引导干部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根本上清除“政绩、面子、形象”工程的生存土壤。同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容错纠错,消除基层干部“怕被查、怕担责”心理负担,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担当作为。


进一步在制度上下功夫,明确权责清单,才能为基层撑起“保护伞”。要下大力气建立整治形式主义常态长效机制,突出同题共答,加快构建上下贯通、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工作格局。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以工作实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转变考核指标重痕迹轻实绩、重程序轻效果的倾向,把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从材料美化、台账完善等表象工作,以及一些“反复功”“无用功”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打实的工作中去,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反弹。


破解基层“自我加压”困局,离不开思想转变与制度扎根,更要为基层赋能。要积极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向基层下沉,加大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力度,严格规范基层干部借调,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给报表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确保基层原有力量不减弱的同时,持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常态化做好形式主义典型问题核查通报,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不断为基层撑腰鼓劲。(中共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组织部: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