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祛“病灶” 激活“红色细胞”源动力
时间 :   2024-12-19 09: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冯淑敏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必要之举。《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的出台,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科学处置与强化教育,铸就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


立标画像“辨真伪”,精准识别守纯洁。“明察秋毫,方能去伪存真。”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不合格党员,包括但不限于出现在政治上立场不坚定、思想上存在迷茫、行动上脱离群众、纪律上松弛懈怠等现象。为精准识别不合格党员,需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识别机制,通过综合考核、群众评议、组织审查等多种方式,为每位党员绘制一幅“精准画像”,这画像中,既有政治立场坚定与否,也有思想认识深浅之分;既有工作实绩优劣评判,也有群众口碑好坏反馈。如此以来,我们才能确保识别工作既全面又深入,既公正又透明,让不合格党员无所遁形,让合格党员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份和荣誉。


宽严相济“疗疾患”,科学处置显严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识别出的不合格党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施策。对于轻微违规、有改正意愿的党员,应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谈心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认清错误,明确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促使他们积极改正,同时还要加强跟踪管理和监督考核,确保真正做到知错就改、改过自新。而对于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党员,坚决依规依纪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这既是对他们个人行为的严肃处理,也是对全体党员的警示教育,从而增强全体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固本培元“育新枝”,强化教育提素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防止和减少不合格党员产生,关键在于加强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在教育培训方面,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在实践锻炼方面,注重引导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社会治理等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提升境界。(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冯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