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想在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好成绩,不妨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和自己“较较劲”,这种“较劲”并不是盲目内耗,而是“烈火见真金”的自我革命,在不断比一比、跳一跳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出彩的人生。
较劲于“标准刻度”,在追求卓越中淬炼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正如航天员朱杨柱通过上千小时精准训练,将手控对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标准,最终实现技术突破;运动员武大靖在短道速滑训练中采用“逆风阻训练”,通过增加15%空气阻力标准提升爆发力;快递员李庆恒通过背记3万条编码数据建立行业服务新标杆,将普通岗位转化为技能竞技场……,诸多事例说明,只有摒弃“差不多”思维,把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每项工作,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同样,对于身处不同岗位上的年轻干部来讲,成长与蜕变正藏在“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极致追求里,必须主动对标“工匠精神”,在政策落实中深钻细研,在基层实践中反复打磨,用恒心和毅力坚持“把小事做精细,把大事做精彩”,不断通过日常工作的“千锤百炼”,锻造出堪当大任的真本领。
较劲于“矛盾焦点”,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担当。“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往往是在挑战之处、困难面前最考验干部,也最锻炼干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面对的大多是“娄山关”“腊子口”式难题,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疑难杂症”往往情况复杂,甚至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去摸索规律、攻克难关。“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在改革发展伟大进程中,年轻干部要铆足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的拼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气魄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较劲于“思维边界”,在突破创新中开拓新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面对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布局等新课题时,如果仍沿用“新瓶装旧酒”的思维惯性,最终只会导致“南辕北辙”的困局。唯有敢于走出“舒适区”,培育“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眼光,持续突破认知天花板,方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书写属于年轻一代的精彩答卷。因此,年轻干部要敢于在“无路处开路”,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要是有把握的、看准的事,就大胆试、放手干,不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迷惑,坚决破除各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断想出新点子、拿出实举措、亮出硬办法,努力在新领域新问题面前争当先行者、探路人。
较劲于“初心纯度”,在自我革命中永葆本色。“行百里者半九十。”年轻干部成长路上最难的“较劲”是对初心的坚守。毛泽东曾在《奋斗自勉》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通过勉励自身奋斗来守住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初心。守护初心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身体力行加以呵护。年轻干部要向筚路蓝缕的革命先驱看齐,从一开始就想清楚、弄明白从政“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时刻不忘为民初心,解决好群众“最急、最愁、最盼”的烦心事,把工作干到群众心坎里。同时,更要守好底线,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在各种“乱花渐欲”的诱惑前保持清醒、守住底线,用“时时勤拂拭”的自觉擦亮“人民勤务员”的底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初心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中共青州市委组织部:牛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