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创新暖生态”
时间 :   2025-04-17 12:4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岳昕燃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当前,青年科技人才日益成为科技战线担纲主力,要落实“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的要求,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创新暖生态”,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松绑放权”增底气,以激励担当点燃“科创引擎”,让青年科技人才敢闯“无人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多次强调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中的重要作用。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唯有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打破体制机制束缚,赋予其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才能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在营造鼓励创新、成果赋权的良好氛围上做加法,在行政干预、考核负担的制度成本上做减法,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一个没有束缚、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让青年科技人才卸下包袱、敢想敢试。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破除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一刀切式的“四唯”科研评价体系,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通过改革重构适应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容错纠错”添勇气,以宽容生态滋养“创新沃土”,让青年科技人才不惧“深水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探索,若缺乏包容失败的环境,青年科技人才难免畏首畏尾,在关键领域止步不前。唯有以制度化的宽容为后盾,营造“失败有保障、成功有激励”的宽容生态,青年科技人才才能坦然面对科研风险,真正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锐气冲击技术空白点。要发力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地见效,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前沿研究给予充分试错空间,明确容错免责清单,消除“怕失败”的心理包袱。要明确区分“主观懈怠”与“客观失败”,细化容错具体情形和条件,规范容错流程和方式,把握“容错”和“纠错”关系,确保“容错不纵错、纠错不挫志”。要坚持“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对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类项目、前瞻颠覆性研究建立中长周期考核和差异化支持制度,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需求导向”优风气,以精准滴灌牵引“服务靶向”,为青年科技人才畅通“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从苏州工业园区“多链融合”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团建工作,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做优人才“增值服务”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全过程服务体系,再到上海浦东打造高层次青年人才宜居社区,让更多青年人才“愿意来、留得下、留得值”……各地正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看见青年科技人才的需要,着力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投身科技创新。要健全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普惠支持举措、服务保障体系和福利待遇体系,坚持“服务围绕需求转、资源跟着人才走”,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要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构建“一人一策”的服务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支持。(山东省荣成市委组织部:岳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