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精简流程、整合资源,基层干部能够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减负不是降低工作要求,而是通过科学管理,让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为民服务。只有这样,基层治理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升。
当前,基层干部普遍面临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导致他们难以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些乡镇干部反映,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和会议,甚至有些会议内容重复,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种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首先要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上级部门应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考核,避免“层层加码”。同时,要整合重复性任务,减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例如,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填报。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注重实际工作成效,而不是简单地以报表和材料作为考核依据。
基层减负还需要基层干部自身的努力。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思路,注重实际效果,避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总之,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只有真正落实减负措施,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为民服务,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贵州省剑河县观么镇人民政府:张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