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奔涌向前,青年勇立潮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每一代青年都是执笔人,以热血为墨、以奋斗为锋,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答卷。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当代青年更应高扬理想风帆,激荡奋进豪情,让青春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绚丽光彩。
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光照亮青春航程。信仰是青春最深沉的力量。百年前,李大钊高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陈独秀疾书“青年如初春,如朝日”,点燃了民族觉醒的火种;长征路上,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红军战士用双脚丈量信仰的厚度;改革开放初期,无数青年奔赴特区,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魄叩响时代之门。广大年轻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与挑战,更需锚定理想信念的“定盘星”,将个人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宏图,让青春的脚步始终与党和国家的脉搏同频共振。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之姿勇担时代使命。奋斗是青春最鲜明的注脚。从“北斗”团队中90后工程师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关,到贵州“天眼”下青年科研者仰望星空的执着身影;从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们用生命丈量土地的厚度,到冬奥赛场上谷爱凌、苏翊鸣以突破极限定义青春的高度……新时代青年以行动证明:奋斗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在荆棘中踏出道路,在风雨里撑起晴空。广大年轻干部更要以“自找苦吃”的担当,从“躺平”“佛系”的杂音中突围出来,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挺膺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拔节生长。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之志书写人生华章。创新是青春最澎湃的动能。人工智能赛道上,“少年极客”用代码重构未来图景;量子计算实验室里,年轻科学家在微观世界探寻突破;乡村直播间中,新农人用数字技术激活乡土经济……今天的中国,为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舞台。广大年轻干部要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直面“卡脖子”难题,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逻辑,用跨界思维打破行业壁垒,让“青春创意”成为驱动时代变革的“硬核力量”。(山东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韩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