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干部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组织部门必须立足政治使命,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动干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让监督之网更严密、约束之力更强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把稳政治方向,校准监督标尺。要扛牢政治监督首责,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将践行“两个维护”作为监督的首要标准,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素质等方面,紧盯领导干部是否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做到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敢于斗争。通过政治素质考察、专项督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建立“全周期”政治监督链条,对政治立场动摇、政治担当缺失的干部坚决“一票否决”。要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一把手”在落实民主集中制、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上走在前、作表率,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不断把干部管理监督向纵深推进。
健全监督体系,提升治理效能。要在日常监督中见真章,多近距离观察干部,多渠道了解干部,多与干部谈心谈话,通过工作纪实、群众反馈、舆情分析等手段,精准识别干部在精神状态、履职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在选任监督中守底线,严格执行“凡提五必”制度,对档案存疑、瞒报漏报、问题未清的干部一律暂缓任用或取消考察对象资格,拧紧选人用人“安全阀”,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在发挥监督合力中出实招,推动组织监督与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协同联动,完善数据共享、线索移交、会商解决机制,建立干部负面信息清单,定期开展预警分析,排查问题隐患,进行常态性管控,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大格局。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既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强化监督震慑,又以“润物无声”的关怀加强思想引导,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对思想波动、工作困惑的干部主动帮带疏导,让干部既感受到监督的力度,又体会到组织的温度。要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旗帜鲜明给予褒奖,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调整问责,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因敢闯敢试而出现失误的干部,综合考量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后果影响等因素,依法依规给予纠偏保护或免责减责,为改革者撑腰、为实干者护航,真正破除“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严守纪律规矩中展现更大作为。(济南市历城区委组织部: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