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立信于民方显百年大党政治本色
时间 :   2025-04-09 19: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洪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徙木立信的典故,穿越千年仍闪耀着取信于民的政治智慧。新时代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作风建设,正是赓续历史文脉、重塑政治信用的战略抉择。面对“四问”的时代考卷,中国共产党用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作出铿锵回答,在作风建设这场政治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立信之问:何以破除历史周期律?‌面对作风积弊可能侵蚀执政根基的忧患,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支点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看似具体问题的整治实则是政治承诺的兑现。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打破了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彰显了百年大党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政治清醒。


‌固本之问:如何构建常治长效机制?‌针对制度空转的质疑,党中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同向发力。把作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构建起“教育+监督+问责”的闭环链条。从“四风”问题清单化管理到“一案双查”责任追究,制度笼子的持续扎紧让铁规禁令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实现了从“不敢”到“不能”的跨越升级。


‌民心之问:怎样检验作风建设成色?‌面对群众对成效可持续性的关切,党中央始终以民心为镜丈量作风转变。将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标准,推动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从基层减负释放干事活力到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作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增量,实现了政治信用与群众信任的同频共振。


‌创新之问:何处寻求治理效能突破?‌在作风建设迈向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三不腐”一体推进方略。通过大数据监督精准捕捉“四风”新变种,依托党性教育筑牢思想堤坝,运用文化浸润培育清风正气,构建起标本兼治的治理新范式。这种立体化治理体系,使作风建设既保持雷霆之势,又涵养静水深流的力量。


徙木立信不仅是政治承诺的兑现,更是治理能力的升华。当八项规定从政治规矩升华为价值追求,当作风转变从行为约束转化为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正以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续写长期执政的时代新篇。这种历史自觉与政治担当,必将推动百年大党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莒县县委教育工委:张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