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各级党组织要把年轻干部培养管理作为长远大计,健全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摒弃“大水漫灌式”管理,把好“科学育人”关,注重管之有道。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当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不少地方干部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顽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不严、教育缺位。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必须把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根据其岗位、性格等特点,制定精细化“课程表”,把年轻干部放在基层“蹲苗”锻炼,充分激发年轻干部的潜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同时,明确年轻干部不能跨越的底线、红线,通过常态化培根铸魂,强化理想信念和党规党纪教育,让年轻干部知悉哪些可以为,哪些不可以为,不该为硬为之会怎么样,该为而不为又会怎么样,定期开展“政治体检”,强化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做到动态管控、抓早抓小、及时提醒,让年轻干部在面临选择时不至于“拿不定主意”,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摒弃“毫无原则式”溺爱,把好“科学指导”关,注重爱之有度。年轻干部生活阅历较少,工作经验不足,承受压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历练和关爱,各级党组织要为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更多年轻干部茁壮成长、脱颖而出。但是,厚爱不是对干部搞纪律“松绑”、作风“减压”,不等于“溺爱”和“纵容”,而是通过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措施,从工作安排、任务落实、资源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真正“想为有为”者大展拳脚,给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底气。好干部是严管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顾虑,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摒弃“一概而论式”评价,把好“科学使用”关,注重管爱结合。科学的用人导向对于年轻干部的成才发展至关重要,用人得当,会调动年轻干部各方面的积极性,反之,则将挫伤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一度沦为“躺平式”干部,影响或贻误事业发展。各级组织部门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评价体系,全面、动态、辨证、历史地考察和识别干部,对于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担当奉献精神、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大胆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吃劲岗位上实践锻炼,在发展的主战场上培养干部、使用干部,提高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表现突出的,大胆提拔重用。同时,给予年轻干部试错的机会,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凡事不搞“一刀切”,既要敢于揭开“尸位素餐”者的盖头,不让他们“占着位子”徒享好处,又要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宽容年轻的“激进派”在改革探索中的失误,让他们有“胆量”去发声,有“魄力”去挑战陈规旧俗,实现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正向循环,全面释放为担当者负责的强烈信号。(中共山东省莱西市委组织部: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