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培育乡村治理“活力细胞”
时间 :   2025-04-09 19: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基层群团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展。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时,激活这些“活力细胞”,是破解乡村治理“政府干、群众看”难题的关键 。


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党组织引领,也要激活社会组织。当前部分乡村存在公共事务参与度低、服务供给单一等问题,根源在治理主体结构失衡。培育社会组织,可转化群众力量为治理动能,让“政府搭台”与“社会唱戏”协同,精准配置资源,释放治理效能 ,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


政策“育苗”助力社会组织成长。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常因政策支持有限。浙江探索“三级孵化”模式,县设孵化中心、镇建培育基地、村创实践工坊,提供注册指导和项目对接等全周期服务。安吉县通过公益创投大赛“打包”公共服务项目招标,吸引不少社会组织承接,有效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入,缓解小微组织资源难题,让公共服务更契合群众需求。实践表明,提升社会组织活跃度,能增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


机制“滴灌”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培育社会组织不能单靠外部“输血”,更要构建“造血”机制。山东寿光“时间银行”互助系统,村民参与志愿活动攒积分,可兑换物资或折算养老时长,促使自发行为向可持续组织行为转变。江苏如东推行社会组织星级评定,与政府购买服务和税收优惠挂钩,倒逼组织提升专业化水平,助残协会认证后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


数字“赋能”夯实社会组织发展基础。数字化转型为社会组织突破地域限制提供契机。重庆“乡村治理云平台”整合服务资源,村民用手机APP就能便捷“点单”服务。大学生创建的“云上乡贤会”借助直播“云端议事”,吸引大量务工人员参与村庄规划。浙江的“数字画像”系统,经大数据分析自动匹配政策支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社会组织的成长彰显治理逻辑:当“活力细胞”在制度、机制、数字环境里蓬勃发展,乡村治理的“生命之树”定能结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硕果。这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演绎,也是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破题之道 。(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