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时,廉颇老将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传为千古美谈。楚庄王采纳死谏,修身治国、一鸣惊人成春秋霸业。孔子纳渔翁之言,虚心改诗、修成儒之大家。过事往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容错,增强干事底气。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宽严相济,方显张弛有度。有益形成上下奋进,团结一心的干事氛围。为担当者担当,才是更大的担当。各级党的组织需淬真火炼金睛,既要为善干者激励干劲,又要为难免失误者鼓气撑腰。严控可容的界线,守牢不可容的底线。让那些缺乏经验的先行先试、尚无明确规定的探索性试验、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得到合情合理谅解、有效有力激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树立起容错榜样,以徙木立信之效提振更多干部干事担当,夯实失败之中求成功的底气。
纠错,提升成长锐气。容错和纠错是一体之两翼。只容错不纠错,难免会放纵干部犯错。人贵于过则勿惮改。实行纠错机制,要以“治病救人”为出发点。把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早发现早诊断早纠正。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把脉问诊,邀请单位领导、有经验同事给出针对性教育引导。针对重大事项失误和错误,组织专家委员会理顺责任人动机、决策程序、执行过程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帮助单位和个人对症查摆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让干部在过失中悟成长,在改错中强能力,增强愈挫愈勇的锐气和恒心。
考绩,激发奋进骨气。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持续发挥容错纠错在人事制度的旺盛生命力,离不开考核评价、奖优罚劣来“润物滋养”,发挥“奖”的优越感强化激励,促使“罚”的失落感形成勉励。视情完善改进考核办法,根据不同干部群体、职务职级、岗位性质等情形,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运用考核结果反馈,切实让忠诚履职,恪尽职守的干部感到光荣与尊重,让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觉察羞愧和内疚,树立敢干能干会干风向标。(中共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张秀川)